四月来临,2025年夏季大考和2026届申请季即将开启,咱们学生在忙着,考试局和大学也没闲着
最近,考试局和大学刚刚发布了不少通知,其中都重点都在于强调:
切勿作弊造假!
考试局

为有效整治作弊问题,CIE和爱德思为中国大陆学生准备了区域卷,送卷流程也极为严格。从试卷封装、运输到接收,都有专业人员负责,全程严格保密,确保试卷安全。
在考试局的严格管控下,今年大考将更加公平公正。同学们不必担忧,专注复习、安心备考就好。只要平时认真学习,在这样的考试环境中,定能取得满意成绩,开启新的学习征程。
香港大学
最近几天,香港大学也发布了一个重要声明:
香港大学(港大)注意到,近期社交媒体上有帖子声称可以通过中介申请港大,还承诺入学要求低,无需标准成绩、雅思或托福成绩、本科背景或其他要求即可直接录取。
这些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港大保留对相关责任人采取法律行动的权利。
港大未授权任何中介机构在中国大陆招生或录取学生,也不存在所谓的 “内部推荐” 机制让教授推荐非本地学生入学。
有意申请港大的非本地申请人必须直接向学校提交申请,只有符合必要要求的合格申请人会被考虑录取。
录取实行择优竞争制!
如果发现学生伪造学历,港大将根据学校规章对其采取纪律处分,取消其学生资格、直接开除。

港大发布的这份声明绝非危言耸听,也并非只有港大才会对作假学生做出这么严厉的处罚!
以香港大学为例,曾有家庭为让孩子进入这所名校,一掷70万用于“保录”,满心期待孩子能在学术道路上大放异彩。
但事与愿违,孩子入学仅一年,就因学术不端行为被香港大学无情清退。

这70万不仅仅没换来知识积累与学位荣耀,反而让孩子陷入被名校扫地出门的窘迫,满心懊悔。
此事件既是个人学业的重大挫折,也是家庭资源的巨大浪费,深刻反映出漠视学术诚信要付出的惨痛代价。
在国际教育领域,类似事件并非个例。
英国多所高校纷纷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打击力度。
帝国理工学院在入学材料审查中,发现诸多荒谬造假现象,有学生提交早已倒闭学校的成绩单,妄图蒙混过关;

帝国理工
伦敦大学学院UCL因学术不端问题,劝退了150名留学生;
爱丁堡大学采取“史上最严”倒查手段,对学生三年的账户登录信息、作业编辑记录等进行全方位审查,不少学生因学术不诚信问题原形毕露。

爱丁堡大学
曼彻斯特大学也深陷风波。
该校正在大规模清退涉嫌申请材料造假的中国留学生。虽目前尚无官方声明正式确认此事,但已给所有留学生,尤其是对曼大硕博项目满怀憧憬与期待的学子们,敲响了警钟。
据相关传闻,去年12月,曼大开始启动针对申请材料真实性的大规模审查行动。
起初,许多涉事学生未将其放在心上,认为是例行公事,毕竟往年类似申诉案例中成功翻案的情况并不罕见。
然而,随着调查深入,事情发展远超预期。学校查处的涉事学生人数高达上千人,占曼大中国留学生总数(约8000人)的八分之一。
此次审查工作由第三方独立机构负责,重点对申请材料中的文书、推荐信、成绩单等关键文件进行细致核查。
一旦发现可疑之处,学校便立即发送验证邮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填写相关表格,证明自己的清白。
最终,曼大做出令人震惊的决定——对所有涉事学生予以开除。一些学生甚至发现校园账户无法正常登录,留学之路被无情堵死。

曼彻斯特大学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如此大规模的造假风波呢?
一方面,近年来留学中介市场出现所谓“保录”业务。不良中介向学生承诺,支付高额费用(20万到60万不等),就能确保100%获得名校录取通知书。
为实现承诺,他们不惜修改或伪造申请材料“提高”学生竞争力,而这本质是彻头彻尾的学术欺诈行为,一旦被学校发现,将给学生带来灾难性后果。
另外,英国大学逐渐意识到申请材料造假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加强入学资格审核。
后疫情时代,留学生数量激增,学校为确保教育质量,有更强烈动机甄别和筛选真正符合条件的学生。曼彻斯特大学作为中国学生申请的热门院校,自然成为审查重点对象。
这些大学清退作弊学生的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作弊行为不仅损害个人学术声誉,还破坏教育公平环境。
通过不正当手段进入大学的学生,无法真正适应大学学术要求,最终只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而且,作弊行为一旦被发现,不仅影响个人学业发展,还会对未来职业道路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在求职、深造等方面,都可能因这一污点而处处碰壁。
对于广大学子和家长而言,必须深刻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在申请大学过程中,要凭借自身努力和真实能力,展现优势和潜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渊学通可以开具预估分,并且和国际高中开具的预估分含金量一致!
17年专注于A Level/IB/AP等国际课程
竞赛提分与培优
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升学指导和课程培训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