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际考生而言,2020年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一年。受疫情和国际局势的影响,整个教育环境都呈现出一种极大的不确定性。首先是今年五六月的IB大考、CAIE全球考试接连取消,学生的最终成绩由平时课业成绩、学校内部考核及授课教师的预测分数综合评估决定,导致很多原本预测会拿高分的学生“被平均”后命运也被改变了。
在疫情逐渐常态化的今天,很多家长不由地担心:学生究竟如何才能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其实在开始IBDP课程学习之前,可以尝试从攻克IG课程入手,拿下欧美名校offer。
为什么说IGCSE是最佳IBDP准备课程?
“IGCSE+IBDP”是很多学校采用的高中课程,甚至有专家认为,虽然两个课程分属两类体系(剑桥系和IB系),但比起IB同系的MYP,IGCSE才是最佳的IBDP准备课程。
首先,从课程设置上来看,中国学生的IGCSE选课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 必修课(一):数学、英文、中文
· 必修课(二):物理、化学、生物
· 选修课:
人文类:经济学、商学、心理学、历史、地理
艺术类:音乐、戏剧、艺术与设计
第三语言:西班牙语、法语、德语等
· 全球视野
而IB课程的选课主要分为:
· 三门主干课程:数学HL/SL、第一语言HL/SL、第二语言HL/SL
· 三门专业课程:
文科生:2门文科课程HL+1门理科课程SL
理科生:2门理科课程HL+1门理科课程SL
艺术生:1门艺术课程+1门理科课程HL/SL+1门理科课程HL/SL
(注:HL- Hign Level 高阶课程;SL- Standard Level 标准课程)
从选课对比可以看出,IGCSE和IBDP有三点相似之处:
一、从项目设置上看,两者都是2年制,结业时参加全球统一大考;
二、从课程设置上看,两者都是基础课与专业课相结合,课程相似性极高;
三、从评估标准上看,都是阅卷老师全球统一阅卷。
因此,相比于项目制为主的IB MYP课程,显然同样以成绩论高下的IGCSE和IBDP的衔接度更高,也更适配。这也是国内很多国际、双语学校选择IGCSE来衔接IBDP的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IGCSE与IB DP选课与大学录取是否有直接的关系?
答案是肯定的。专家指出,不仅选课有关系,课业成绩也同样有很大的关系。很多大学在考察学生的学业水平时,不仅会考察学生的整体成绩,还会优先考察重点科目的成绩。对于有些科目,如果学生没有选择相应的IB课程,学校就会以该科目的IGCSE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学术水平。
对于想去欧美名校求学的学生来说,准备的过程就像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所有成功入学的学生都是“早起的鸟儿”,规划和行动很早。
03如何让IGCSE和IB选课无缝衔接?
前面提到,为了将来海外留学,需要学生从IGCSE阶段就开始准备和规划。因此,如何选择IGCSE的课程课就是家长和孩子要面临的第一道难关。
以医学和经济学为例,如果孩子想申请名校医学专业,专家建议在IGCSE阶段一定要选择数学、英语还有科学这三类学科,其中科学可以是化学、生物或者物理。如果想学经济类专业,数学则是必修课。
前文中提到,很多学校在考察申请者的时候,会查看其IGCSE成绩,所以学生的整体成绩水平对于大学入学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很多一流的大学希望申请者在8年级至少修了9-10门IGCSE课程,如果达不到这个水平,至少要修5-6门才能有一定的竞争力。
尽管某些学校在宣传手册上写着对该专业数学最低分数要求是B,但由于入学竞争激烈,关键科目还是建议要拿到A才好。
对于IGCSE的选课,除了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为参考,小编这里建议家长和学生和学校负责升学指导的老师多沟通,多聊一聊,提前做好准备。
如果学生很早就对将来的大学求学方向有了清晰的认识,建议从IGCSE选课开始,学生就针对性地选择目标专业需要的基础课程,到IBDP阶段则修习高阶课程加以强化,提高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