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目前国际上认可度最高,培养人才最全面的课程,IBDP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长所亲睐,IBDP项目由6个学术领域和3项核心要求(EE、CAS、TOK)构成,在构成IBDP课程的六个学科组中,第1学科组:语言与文学研究最容易被忽略,因为其它5个学科组均为全英文(外文)课程(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are the most neglected because the other five subject groups are all English (foreign language) courses),只有IB中文采用的是学生的母语。
很多同学觉得语言A既然是母语,那作为从小学习语文的我们来说,中文肯定没啥问题吧?实际上,IB中文和普通的中学语文差异是很大的(IB Chinese is very different from ordinary middle school Chinese),IB中文的学习与考核方式更类似于大学中文系的课程设置。
IB中文包括3门课程:
(1)语言A:文学(即“中文A:文学”)(SL、HL可选)
(2)语言A:语言与文学(即“中文A:语言与文学”)(SL、HL可选)
(3)文学与表演艺术(仅SL)
P.S. 其中文学与表演艺术为跨学科课程,仅有SL难度可选,我们先不考虑它,今天我们主要区分下文学和 语言与文学这两门课程。
区别在哪里?
从名字上看,无非是后者比前者多了“语言(Language)”,它们之间的区别之处首先在于课程的重心和课程内容不同,文学注重对文学的鉴赏,主要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批判性思考的能力(Literature pays attention to the appreciation of literature and mainly cultivates students' ability to think critically about literature),比较适合非常爱好文学并有强烈文学创作欲望的孩子。
而语言与文学课程,重点关注学生理解语意的构建性质,即社会语言现象,以及语境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It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nature of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semantics, that is, social language phenomenon, and the role of context in this process),这比较适合对社会热点现象有强烈关注,文笔也还不错,比较合适将来想进入媒体,历史或法律等领域的同学。
难度差异
难度区别还是要看你是选标准级别(Standard Level)还是高等级别(Higher Level)的课程,标准级别的课程上课时长为150小时;高等级别上课时长为240小时。时长多那就意味着学习的内容从数量上首先也会更多(A long time means that the content of learning will be more in quantity first.),从难度上,高等级别学习的内容肯定也会更加深入,而且HL学生需要提交一篇关于在课程中学习过的一件文学文本或作品的论文。(1500-1800 words)
根据2021版新的大纲,HL和SL课程难度差距拉大,难度同时都有所提升。
(2021版的语言A:文学大纲)
从任务量来说,依据2021版新的大纲,文学课程HL的学生要学习13部作品,SL同学学习9部作品,而语言与文学课程的HL学生只需学习6部作品、SL学习4部作品(HL student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only need to learn 6 works and SL 4 works),如果选择同一难度级别的话,那我们就先看一眼官方统计的大考7分率:
单纯从数据来看,语言与文学课程(CHINESE A LAL)通过系统的训练提分更容易些。不过这也是见仁见智的,文学课程更重视批判性思维,可能在文学作品的研究中会更加深入(However, there are different opinions. The literature curriculum pays more attention to critical thinking, which may be more in-depth in the study of literary works),而语言和文学课程因借助于语境的帮助,更看重理解能力,追求学习内容的广泛。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挑选合适的课程和难度。
考评方法
今年IBO官方正式颁布了2021版的语言A:文学大纲。这版大纲和旧版的考核类别有着较大的不同。
(2021版的语言A:文学大纲)
Paper 1
评估形式是:提供两篇未读过的关于同一主题但是不同题材和观点的文章,要求考生“分析、比较、识别两篇文章(Ask candidates to "analyze, compare and identify two articles"),评论两者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以及其应用范围、读者对象、写作目的和文体风格特征等方面的意义。
总的来说,Paper 1的形式变化不大,仍然是就两篇陌生文本进行评论。变革主要在于时间和任务数量。SL的学生时间被压缩为75分钟,只需选择一篇撰写即可(The student time of SL is compressed to 75 minutes, and only one article needs to be selected for writing);而HL的学生时间被扩展为135分钟,需完整评论两篇文本。
Paper 2
评估形式是:考生从6个题目中任选1个,基于考生读过的两部作品写小论文(Write a small paper based on the two works the candidates have read),回答中应阐明是怎样通过文字、关联和结构来阅读理解每一部文学作品的。
Paper 2的评分标准变化较大。原本的5项评分标准被压缩为4项为“理解与诠释”、“分析与评价”、“重点和组织”、“语言”,各自占10分、10分、5分、5分,总分提升为30分。
个人口头表达
考生应就自己所学习过的一部翻译作品和一部母语作品,在某一个“全球性”话题之下,将文本进行比较,考试时间为15分钟,其中10分钟学生口述,5分钟师生交流(The examination time is 15 minutes, including 10 minutes for students to dictate and 5 minutes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communicate)。
这个部分是与“国际情怀”衔接最紧密的一个部分,IB给出的探究领域包括:文化、认同和社区,信仰、价值和教育,政治、权力和公平正义,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Fairness and justice, art, creativity and imagination),科学、技术和环境。
高水平论文
这是一项仅针对HL学生的作业,字数为1500—1800字,是一篇“正式论文”,学生应选定一部在之前学过的文学文本或作品,发展一条自选的特定探究线索,从IB中文的考察内容和考试形式上来看(From the investigation content and examination form of IB Chinese),IB中文考试有套路,但必须基于对整个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才会有效。
在学习IB中文时,一定不要因母语而大意哦!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喜欢文章的小伙伴,请帮小渊点个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