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IB学生来说,TOK可能是最让他们头疼的一件事了。许多人一提到TOK脸色就不好看,更不用说自己实际的写作了。TOK威力在哪,具体又需要阐明哪些要点呢?小编接下来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个IB项目中重心,也会难度系数最高的学术写作任务。
TOK全称Theory of Knowledge, 即“知识理论”,听起来的确悬乎的摸不到门道。大多数人看到这就纠结了:这两个玩意儿难道不是一回事吗?知识还有理论一说?
其实,觉得这门课程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弄清楚这门课程设立的初衷在哪?IB官方明确表示TOK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关于如何更好地获取和了解知识?”,而针对这个问题,其实又可以衍生一系列次级问题:
o 有哪些可以用来证明概念X的论据?
o如何判定学习“知识”X的最佳模型和方式?
o 理论X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围绕这些问题,TOK目标在于让学生结合特定的学科,通过批判性思维解锁获取知识的多种途径。
或许你会说,这些问题似乎还是很悬乎。其实,在TOK解题中,准确的“答案”并不重要,重点是思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答题者可以沿着过去的人们是看待这个问题的视角、现有资料遗漏的重要信息、古今中外该如何更好的结合这些方面思考问题?
举个例子。在最新的2021年TOK可选题目中:
“Labels are a necessity in the organization of knowledge, but they also constrain our understanding.”标签/称号是回答这个知识体系来说必不可少的一环,然而也有一定局限性,同样会限制思维的拓展,局限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其实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确定这两个“areas of knowledge”,也就是抽象问题落实到实际例子的转化。
这种思路的转化相对起来就会简单很多。在确定好这一思路后,接下来你就可以着手写作了。很多大学或者研究生毕业,回过头看TOK会觉得小菜一碟,同大多数论文和研究课题如出一辙。不过是处于高中生这一学段,TOK最早是以较为完善学术写作形式显现,它的难度一下子也就会随之拔高不少。面对这样不够确切的任务,清晰思维结构(clarity)就会显得重要很多。这1,600字的作文要如何分配呢?这有个结构你可以参考:
o 简明扼要的开头:
首段着重分析关键字,明确议题的知识领域明确文章的核心论点(thesis)。开头段重视程度一定要提高!!!
o 主体段落1:
明确首要讨论的知识领域,用实例来论证论点。表达清晰流利,前几段相当于整篇TOK的门面。
o 主体段落2:相同知识领域中的反例进行对比你可能需要。此外,你还可以在结尾解释这个特定的知识领域在整体上是否能费用支撑所选定的议题。
o 主体段落3-4:关于分析你选择的第2个知识领域,你还可以重复主体段落1-2的结构。
o 主体段落5:通过简短比较两个知识领域,强化知识联系。
o 结论:结尾段重复强调核心论点。
上文结构仅供参考,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TOK,要知道,大家都有与众不同的写作习惯,有时候甚至回避这种结构也是很有必要的。具体要看TOK题目而定。看到这里,是不是对TOK的;了解清晰很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