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到九月份的开学季了,一定有许多小伙伴要步入A-level的学习中了。
在英国,A-level一般是16-18岁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所需要学习的。简单粗暴地来讲,也就是英国的高中课程,一般是两年。每一位学生在A-level的学习中,需要根据自己理想大学的专业的入学要求(entry requirements),来选择科目。
一般来说,大学的入学要求会定下1-2科A-level必学科目,以及3-4科最终成绩的等级。比如,某同学想去帝国理工读BSc in chemistry,根据官网,他的入学要求则是A-level达到AAA(官网给的要求一般都是最低要求或者一个范围,具体是什么要求还是要看申请成功后给的conditional offer是什么样的),其中化学和数学是必学。所以说,虽然A-level不像国内高中课程那样有语数英必考,但这不代表你可以随便选择,还是需要根据自己理想的专业的方向。
为什么选择A-level数学和高数?
在国内读过初、高中,并被数学各种大题压轴题吓得不轻的小伙伴一定很多。但这不代表着在A-level的学习中,你就一定要避开A-level数学。
首先,A-level数学是大部分理科、工科和商科等专业都会要求必学的。所以,专业目前还没定下来,但有在这些方面考虑的同学还是最好报上数学课,以免到时候选专业的时候后悔。其次,A-level数学并不可怕。知识点虽然跟国内高中一样很全,但考题都不会很难很刁钻。所以大家不必担心发生做数学题把头发揪光了也做不出来的情况。数学作为亚洲人的强项,分分钟秒杀大部分本地人都不是问题,请相信自己拿个A*都是个很简单的事。最后,理想专业是理工类的学生,最好把高数也选上,为什么呢?因为现在不学,大学去赶上步伐是很辛苦的呢!
A-level数学和高数Edexcel教材结构
不同学校会使用不同的教材,不同教材参加的考试也不同。
A-level中,使用比较多的有AQA,OCR和Edexcel。他们之间的区别,就类似于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Edexcel算是大部分学校数学会选用的教材了。在2017年的时候经过一次改版,数学一共有4本书,高数一共有10本书。
数学的4本书,分别是Pure mathematics和Statistics&Mechanics 的Year 1和Year 2。这四本都是必修的。Pure mathematic,纯数学,主要学习的是代数、方程、坐标轴、数列、三角函数、指数对数、微积分和向量等。Statistics主要学习的是统计和概率。Mechanics主要学习的是与物理力学和动力学等。在Year 1学习结束的六月份左右,会有两场考试,分别是考Pure Year 1 和 Statistics&Mechanics Year 1。该成绩会作为报考大学的参考。在Year 2学习结束的六月份左右,会有三场考试,分别是考Pure Year 1,Pure Year 2和Statistics&Mechanics Year1+2,每场成绩占最终成绩的33%。
高数的10本书,并不都是必学的,所以大家不要被书的数量吓到。其实只有2本是必学的,叫做Core pure mathematics (CP)Year 1 和 Year 2。其余8本,有Further statistics(FS)Year 1和2,Further mechanics (FM)Year 1和2,Further pure(FP)Year 1和2以及Decision Year 1和2。其中FM,FS,FP和CP分别是在数学所学的内容基础上加深难度,并延伸一些新知识。而Decision对于大部分来说比较陌生,它是学关于算法(algorithm)的东西,例如数学流程图。在Year 2 学习结束的六月份左右,会有四场考试,每场占最终成绩的25%。其中两场考的是CP1和CP2,另外两场则是有10种搭配选择,分别是FP1/FP2,FP1/FS1,FP1/FM1,FP1/D1,FS1/FS2,FS1/FM1,FS1/D1,FM1/D1,FM1/FM2,D1/D2。如果大家不知道要怎么选择的话,可以先看看各本教材中的内容。
这里推荐从先到后是FP>FM>FS>D,Year 1>Year2,也就是选FP1/FM1或者FP1/FP2。但是这个还是要因人而异的。
相信看完这篇文章,大家对数学的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